
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 結論性意見發布記者會
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於今(18)日圓滿落幕,5位國際審查委員受行政院蘇院長貞昌邀請來臺進行在地審查,經過3天的會議,與政府部門、非政府組織(下稱NGOs)、兒童及少年(下稱兒少)代表對話後,就我國兒童權利重要議題提出72點結論性意見,並於今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(TICC)舉辦結論性意見發表記者會。
記者會由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擔任主持人,代表我國政府接受國際審查委員會提出之觀察結論。本次結論性意見分為前言、採行的後續措施和取得的進展、關切重點與建議。審查委員會首先肯定我國兒少積極參與本次國際審查,並肯定政府近年修正通過「自殺防治法」、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」、「2022-2024年國家人權行動計畫」、「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」,並將「民法」男女結婚年齡由20歲修正為18歲等努力;此外,對於兒少代表提出學校未能完全落實108課綱、師對生霸凌問題等表達關切;針對我國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推動情形,在政策、法令及執行等不同面向提出相當務實懇切的建言,並且建議在各項公共決策中能夠落實兒少參與,包括課綱設計、環境健康政策、道路交通政策、城鄉發展規劃及數位人權計畫等。
林萬億政務委員除了感謝5位國際專家不遠千里來臺審查我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外,亦感謝NGOs及兒少代表對第二次國家報告及參與本次會議的貢獻,同時承諾行政院將敦促各部會落實本次結論性意見,並於下次國家報告及國際審查會議說明辦理情形,再次接受各界檢驗。
本次國際審查委員會成員包括: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前主席荷蘭籍的德克教授/法官(Jakob Egbert Doek)、瑞士籍的坎特威爾教授(Nigel Cantwell)、塞爾維亞籍的薩科維奇教授(Vuckovic Sahovic)、澳洲籍的托賓教授(John Tobin),以及愛爾蘭籍的倫迪教授(Laura Lundy)。國際審查委員們對於NGOs及兒少代表提出報告、與會說明及溝通交流,留下深刻印象,期盼此種互動模式可以促進兒童權利公約的實踐。
● 新聞聯絡人:
李臨鳳副署長電話:02-2653-1811 手機:0975-795350